目 录
引言 从影像切入辛亥现场
第一章 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章 洋务与变法的顿挫
第三章 革命初起
第四章 同盟会及其周围
第五章 新政与革命竞逐
第六章 清廷众生相
第七章 保路运动
第八章 武昌起义
第九章 各地响应
第十章 共和万岁
征引图籍

书籍相关
关于作者
杨天石,江苏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长期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史,著有《寻求历史的谜底》、《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海外访史录》、《找寻真实的蒋介石》(Ⅰ、Ⅱ)、《帝制的终结》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编及第二编第五卷、《南社史长编》等。现正主编多卷本《中国国民党史》。
谭徐锋,1981年生于重庆垫江,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关注中国近代史,侧重政治文化与知识分子史。文字散见于(香港)《二十一世纪》、《三联生活周刊》、《中华读书报》、《博览群书》、《人文杂志》等。
关于本书
百年辛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本书尝试从影像的角度,避免既往辛亥革命史叙述的脸谱化倾向,将珍贵的历史影像呈现给读者,辅以当事人的自述或回忆,期待在对近四百帧历史图片的追索中,切近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实况,革命者的生活世界与革命生涯,还把革命的对象——清廷及其代言人纳入图像世界,邀请读者进入那一段逼真而鲜活的历史场景,感受那一波惊天动地的革命巨浪。

引言从影像切入辛亥现场
辛亥革命已经一百岁了!
清室入主中原,对于明末士人而言,可谓天崩地裂。前者血腥的攻杀与惨烈的镇压,强制汉人易服色、蓄发辫,长期成为汉人心底的隐痛,这一隐痛随着嘉道年间世势的变易、西洋势力的入侵而愈发激烈。西洋势力的强势入侵,与佛法西来的平和迥异,使得习惯于天朝心态的清廷不得不忐忑面对陌生的敌人,加上内部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勃兴,早已不再谙熟“国语骑射”的满洲亲贵,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显得分身乏术,以致局势有失控的趋势。
在西洋强势入侵中国近五十年之时,洋务与变法似乎都无法形成突破,孙中山一派有了新的构想,这一构想后面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实行革命,推翻清廷,建立共和。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无果算起,到清帝退位,也就将近十七年的时间。在很长一段日子里,作为生长于帝国边陲小城、继而求学异域的革命者,孙中山的革命行动还相对孤立,其追随者往往不那么坚定,其影响也若有若无,以致在士林眼中与江洋大盗无异。时光进入20世纪后,革命的脚步才慢慢加速,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后开始加速度前行,但不久又因为各派分分合合,革命势力与革命义举常常局限于某地,孤注一掷的辛亥广州起义,使得同盟会青年骨干损失惨重,其实更多可以看做革命派信心不足的另一种呐喊,七十二位志士的牺牲也的确让人触目惊心。如果从这一视角观察,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一系窃取,革命者反而成了历史的配角,实力对比之悬殊,使得这一结局势所必然。
一百年,原本应该可以让研究者有足够的耐心与智慧来发掘这一重大事件的底蕴,进而给世人提供一段可以不断回味的历史记忆。然而,我们所见到的,倘若不是将其定位为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将其痛诋为“暴民造反”,要不就是最近一二十年甚嚣尘上的“告别革命”论,以为革命革错了,革命不必要,革命之后效果适得其反。这些或许与辛亥革命研究者多从史实考证入手,而很少对其进行整体性反思不无关系,以致人们对于这场革命的整体认识依然有不少模糊之处。但是,如果真能进入当时的历史氛围,“告别革命”论以及种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惊人之语”,或许就会随着阅读与关注的深入而越来越靠不住。
殊不知,清末十年尤其是慈禧、光绪逝世后,朝野之间的区隔已成,会同向清廷上陈“江楚会奏三疏”、为新政布局的张之洞诸人相继辞世,众望所系的袁世凯被黜,老成凋零,摄政王载沣本人志短才疏,当权之时更是武大郎开店,所用多满族亲贵,且多系泛泛之辈,朝中已无人有能力整合全体、弥缝危局。两造之间,当权者愈发颟顸集权,革命派拼力争个鱼死网破,而原本是清廷支持者的立宪派在国会请愿失败后对清廷也已极为失望,局势近乎分崩离析,可想而知。
正如革命派所呼唤,清末中等社会渐有形成之趋势,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与参与者实际上是无恒产而有恒心的青年学生,既有留学生,亦有新式学生(包括军校学生)与新军。据统计,至1905年,仅当时在校的留日学生就有八九千人,而至1910年,国内新式学生已达一百五十余万人,成为一支声势壮观的社会力量。这批人和以往的儒生迥异,所受的早已不限于儒学的浸染,不需要也不再可能通过科举以谋进身之阶(因为科举已经废除)。在他们的思想因子中,有了声光化电等西方近代科学的学理,有了西方近代民主主义甚至社会主义的革命催化剂。他们在校或者离校后就成了职业革命家,或者投笔从戎,成为新军的职业军官和职业士兵;或者以笔作枪,成为新兴文化事业的生力军,办报纸,办学堂,办书局,当记者,执教鞭,甚至成为流连声色的落拓文人。作为一场知识分子领导的共和革命,军内与军外联手,一时四方响应,尽管显得不那么有力,然而正是这一片相对平和,避免了山河变色时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灵涂炭。
切入辛亥革命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上千万字的专题史料集与皇皇巨著,也有不少短小精悍的野史与笔记,还有影视的演绎与稗说,当代的戏说甚至替古人开药方者也比比皆是。本书则打破戏说,逼近历史现场,尝试着从影像的角度,避免辛亥革命史叙述的脸谱化倾向,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像展示给读者,辅以贴近历史真相的解说(这些解说尽量利用当事人的自述或回忆),期待在近四百帧历史图片的回味中,可以让读者体味出那一场真实惨烈而栩栩如生的辛亥革命。
辛亥前后的中国社会,还徘徊于帝制与共和的歧路,大多数事物还不那么现代(modern);同一时期的欧美与日本,早已新潮涌动,大多实行共和近百年,物质上也有诸多创获,新式机械包括照相机的发明,就是其中一种。照相机传入中国,跟帝国主义者当然颇有关系,但是这一传输,却是随着坚船利炮一同输入的,拥有特权的帝国主义者用他们的新式器械记录了近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以及这场震惊中外的革命。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以西洋的技艺来传写辛亥前后的社会风貌,留下了丰富的照片、素描或写真画,借助于这些包罗万象的图像,我们期待不仅通过列举著名人物,而且以图片揭示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实况,以及革命者丰富的生活世界与革命生涯,同时也将革命的对象——清廷及其代言人纳入图像世界... ...
(如何免费下载: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361图书馆”,在对话框内发送“验证码”三个字,系统自动回复数字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网站中,即可免费下载所需内容。)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