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科学
一 三个问题
二 信仰从哪里来
三 经典科学的诞生
四 体验的新科学
五 一百年前的旧文字
六 科学共同体
七 科学与技术
八 科学和信仰
九 捣蛋鬼哥德尔
十 神秘论
十一 不必科学的中医
第二部分 量子
一 量子力学的逻辑建立
二 双缝干涉实验
三 因果论
四 猫
五 量子纠缠的缘起
六 稍稍深入的量子力学
七 量子模拟实验
八 经典之外的量子力学
九 量子力学、哥德尔和体验主义
第三部分 世界
一 量子模拟和人工智能
二 科学和技术的创新
三 教育的体验
四 管理创新团队
五 冥想的体验
六 营造创新组织
七 去工业化的进程
八 终身学习的设计师社会
后记

前言
博士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在牛津有了份差事,导师Keith Burnett(KB)爵士给了我特别宽松的环境,博士后做的不那么辛苦,有了大把时间读闲书。而牛津在藏书上毫不吝啬,大学平均每年花在图书上300万英镑,而且英国印书协会要求英联邦每一家出版社的新书,都要送一本来做馆藏。牛津东亚图书馆就有一套《李敖大全集》。我所经历的中国教育,上大学之后,理科生就不再学中文。所以我对于中国文化的后天补习,都是在牛津以李敖为线索开始的。牛津的青灯古佛,除了物理世界的日拱一卒以外,李敖对我那个时候的思想成熟、写作文风和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多年以后,见到李敖时把他的习惯爱好一一道来,老爷子玩笑说,到底是你对我阴魂不散还是我对你阴魂不散。
李敖的思想上承胡适,是“胡适思想的唯一传人”。嘴上厉害,但私底下待人极和善,做学问和写作是一点都不虚的。而他的身上又有中国儒家“士”的方正,这点对我影响也很深。前些日子去看了根据李敖《北京法源寺》改编的话剧,勾起我对二十多岁时的回忆。我想这本书影响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骨子里讲家国天下,把自己当作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士不可不弘毅”,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敢于为天下先。后来2008年汶川地震,当时在伯克利的我已经觉得自己不得不回国了。
我的回国,冠冕堂皇讲是“为了报效国家”,但留学的老前辈季羡林是最老实的一个:“工资比较高。”事实上我所从事的学术方向那时已经相对成熟,到2009年时已经拿过三次诺奖,美国该有这个方向的好学校都有了这个方向,而又由于是实验物理,大学需要准备几百万美元给新晋的助理教授做启动经费。2009年赶上金融危机,全美国在这个方向只有一个助理教授的位置,被朱棣文的关门弟子拿到。而我们这些剩下的博士后们,要么继续做博士后,要么转进工业界。这个时候,中科院给我伸来橄榄枝,可以自己开坛继续做物理。这对我,二十多岁要到头但还怀揣残山剩水的理想主义的人来说很重要。然而这几年在国内待着,越来越觉得我们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好的设备。说实话我们确实越来越有钱了,按川普(Donald Trump)的话“very,very,rich”(非常,非常有钱)。倒是我们的思想里尚缺一些基本的东西。因为缺了这些基本的东西,我们才有了论证亩产万斤的科学巨匠,而这位科学巨匠终于在弥留之际,问了憋了一辈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要说我们这行,朱棣文是个绕不开的人。我入大学听的第一个报告是他做的,他那时还没有拿诺贝尔奖,他讲他不写书,写书是因为科学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后来他去做了美国的能源部长,就更没有写书的时间了。对我而言,做物理的黄金期是二十多岁到三十出头,再往后就成了科研的包工头。加上我山西商人传统,习惯做个小买卖,与其扭扭捏捏包工,不如干得赤裸裸些,我开始转战商界,希望能把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联系起来。可我发现我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实践有余而创新不足。究其原因,似乎一直要追寻到一百多年前。
科学这事情,一直就没有在中国发生。说这话基本是招仇恨的节奏,读者一定举出四大发明,一定会从一百多年前上溯到五千年文明,说不定还有沈括和中医。我根本就没打算辩驳,“达摩东来,只寻一不受人惑的人”,读者只要耐心去读这本书,就知道我所言非虚。科学传入中国,恐怕只是从辛亥革命起短短的几十年。但好像正是这灵光乍现的几十年,虽战争频仍,我们还是培养了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代大师,他们的教育,显然也延续到了最近的诺贝尔奖。这之后就又沉寂下来了,算起来又过了好几代人。和学术圈子与商业圈子里外的人聊天,聊得越多,我越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古代的中国。我看到漫天飞舞的新科学名词,但我也看到了年轻人去修佛而轻生。我看到了万众创业的浪潮,也看到了凋敝冷落的煤矿,似乎“五四”前后的启蒙,那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是昙花一现了。
而恰巧,我是做物理的,万事希望求其本;而恰巧,我又是做量子物理的。首先如果说我这学问在现实的世界有什么用,很难一句两句说清楚,但离了它,现在的世界就要停摆。要知道,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依据量子力学的原理来工作的。最近二十年,量子力学开始给我们揭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新的世界,除了让我们惊讶之外,多少会让我们更加的迷茫。所以我不得不从源头上,先去想明白什么是科学的认知。通过这个认知了解我们到底缺了哪些东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20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先补上这一课,再看量子与经典世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是个危险的举动,在一个尚古气息浓重而没有科学传统的文化氛围里,不熟悉经典的科学路径,而直接跳跃到量子理论里,很容易进入另外一种神秘论,这样的话量子的理论又能被看作虚无主义的支柱。所以我建议读者,不明白第一部分,千万不要开始第二部分的阅读,会很伤神,甚至被误导... ...
(如何免费下载: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361图书馆”,在对话框内发送“验证码”三个字,系统自动回复数字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网站中,即可免费下载所需内容。)

>>>下载前特别提醒<<<<

1、手机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UC浏览器360浏览器夸克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2、电脑端支付下载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opera浏览器

3、支付后不跳转或者支付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4、不能正常解压或解压失败怎么办?[解决方案]

5、城通网盘下载教程?[解决方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