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他们都是高福利高税收国家,气候都相当寒冷,抑郁症都相当流行。但是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它们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相似之处恐怕是国旗长得特别像。
北欧诸国的国旗。从左至右分别为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和丹麦
容易看出无论是丹麦、瑞典、挪威还是芬兰、冰岛,国旗的设计款式如出一辙,都是竖杠偏左的十字形,这种相似绝非巧合。
除了芬兰之外,现在北欧各国的主体居民都属于北日耳曼人。现今日德兰半岛以及瑞典和挪威的南部海岸是日耳曼人的原乡,日耳曼语言文化正是从这个区域扩散到德国、荷兰、英国等地的。
众所周知,十字是基督教的象征,北欧国家国旗上的十字正是代表了基督教。但是事实上,北欧国家早期不但不是基督教国家,而且还是基督教的大敌。
相对于扩散到南方的亲戚而言,留在北欧的日耳曼维京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当基督教的浪潮席卷欧陆,罗马帝国及其周边的“蛮族”纷纷皈依基督之时,北欧地区的居民仍然信仰他们的原始宗教。
作为印欧人的一支,北欧的原始宗教继承了不少古日耳曼宗教乃至古印欧宗教的特点。在当代,北欧神话经常被用作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题材,众多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的雷神索尔(Thor)与他的邪恶弟弟洛基(Loki),《指环王》中的矮人等为人耳熟能详的形象均脱胎于北欧神话故事。
但可能是凛冽的气候对北欧人的文化观念产生了特殊影响,比起相对温情的印度、希腊、罗马神话,北欧神话要血腥直白得多。在北欧神话体系里,神的能力并非无限,如弗蕾亚(Freyja)曾仅仅为了换取一条金项链(Brísingamen)就被迫给四个矮人轮流陪睡一夜。更重要的是神也并不具备不死之身,如在诸神的黄昏之时,大部分神都会被杀,而且死法上颇具想象力。如主神奥丁(Odin)居然被巨狼芬里厄(Fenrir)一口吞了下去,而雷神索尔则是和巨蛇缠斗,被巨蛇耶梦加得(Jörmungandr)咬了一口走了九步后,毒发倒地身亡。
北欧的神仙们也不是毫无办法,为了准备诸神黄昏的到来,他们不断从世间收割勇敢战死的英灵(Einherjar),一半归奥丁的瓦尔哈拉神殿(Valhalla),一半归弗蕾亚的弗尔克范格(Fólkvangr)。在那里英灵战士们每天练习作战,以求在诸神的黄昏到来时助诸神一臂之力。
在其他的日耳曼民族中,随着基督教的逐渐深入,这类神话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一般只在日期的名字上有所反映,如英语星期四(Thursday)即为雷神索尔日,而星期五(Friday)则为弗丽嘉日。但在古代北欧,人们笃信神话,因此北欧人以战死沙场为荣,面对敌人时的勇悍往往让敌人不寒而栗。公元 793 年 6 月 8 日,乘着长船的维京人袭击了位于英格兰北部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修道院,自此进入了欧洲历史上所谓维京时代。其时欧洲气候进入一个较为温暖的时期,北欧地区人口增加,农地出现短缺状况。为应对这种情况,维京人开始四处出击。在英格兰,他们占领了大片土地,成立了所谓的丹麦区。11 世纪的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Cnut)更是一度征服了英格兰,成为了全英格兰的国王。而在法国,持续不断的攻击迫使法王和这帮海盗签订了条约,将法国西北部地区给予维京领袖 Rollo 以换取其抵挡其他维京人的攻击。这块土地日后成了所谓的诺曼底地区(Normandy),Norman 即为北方人的意思。Rollo 的后代后来成为了诺曼底公爵。在东欧,留里克(Rurik)于 859 年成为了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虽然他声称是诺夫哥罗德邀请他当老大的,但是真实情况只有天知道了。
更为离奇的是,在冰岛人红胡子埃里克(Erik the Red)的带领下,维京人甚至对格陵兰岛动起了脑筋。红胡子埃里克在 982 年由于杀人被放逐,在三年的放逐期,他去了格陵兰岛并考察了格陵兰岛的西南部海岸,回到冰岛时,他将这个岛屿命名为绿岛(Greenland)——这听起来可比冰岛(Iceland)动人多了。他的营销策略相当成功,很快大批冰岛居民就跟着他去格陵兰闯荡了。而他的一个儿子莱夫·埃里克松(Leif Erikson)继承了父亲的冒险基因,继续向着远方考察,抵达了美洲大陆,并在今天的纽芬兰地区(Newfoundland)建立起了居民点,这可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接近五百年。
至此维京人的脚步西至北美洲,北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南及西西里岛,东抵东罗马帝国和罗斯,作为文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蛮族”,有此战绩殊为不易。
随着南方欧陆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气候上的转变,勇敢尚武已经不能使北欧人成为南方国家的梦魇,海盗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之中,身为异教徒意味着随时会受到基督教国家圣战的威胁,成为基督徒则可赢得基督教国家的支持,在内部纷争中获得强大外援。
在强大的现实压力下,北欧的领袖们纷纷开始皈依基督教。11—12 世纪间,丹麦、挪威、瑞典先后皈依基督教。但是事实上异教徒的影响仍然相当大,不仅仍有相当多的北欧人信仰传统宗教,就算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往往也保留了大量的异教习俗。
不过无论如何,新的身份让北欧的国王们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为了表达对于新信仰的忠心,他们身上的好战基因再次发作。在南方国家纷纷组团进行十字军东征时,北欧国家也对北方的异教徒发动了圣战,即所谓的北方十字军。
在丹麦、瑞典、德国的攻击下,爱沙尼亚人、普鲁士人、芬兰人等异教徒纷纷被击败并被强行皈依基督。而在此过程中北欧国家也乘机扩张地盘。例如,经过长期占领,1362 年,瑞典正式将现在的芬兰收入囊中。


北欧现有十字旗的雏形正诞生于这个时代。传闻 1219 年,丹麦对爱沙尼亚进行圣战,战事相当不利,失败基本已经注定。丹麦军对上帝祷告,结果一面红底白十字的旗帜从天而降,受到鼓舞的丹麦士兵士气大作,一鼓作气击败了爱沙尼亚军。
这个传说故事并不特别可信:红底白十字旗头一次明确出现已经是 14 世纪了,而记载这则传闻的史料出现得更加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丹麦的红底白十字旗确实反映了基督教的影响,也正是这面旗帜催生出了其他北欧国家的十字旗。
北欧国家人种文化语言都相当接近,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具有相当的互通度,相互间的区别可能尚不如北京话和广州话大。他们的贵族和王室也经常通婚,因此当发生王室绝嗣的状况时,一国的王位经常会落到另一国王室的手中。
1319 年,挪威王室绝嗣,王位传递到了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手中。他的儿子哈康和丹麦公主玛格丽特结婚,他们的儿子奥拉夫因此具有了三国王位的继承权。虽然奥拉夫在成年前去世,但是在玛格丽特的运作下,她的甥孙埃里克成功继承了三国王位,由丹麦主导的卡尔马联合就此诞生。而联合的旗帜也和丹麦国旗颇有相同之处,只是由红底白十字换成了黄底红十字。
卡尔马联合成立的时候,正是北德商人的汉萨联盟风头正劲之时。埃里克于 1426—1435 年和汉萨的商人们打了一仗,结果可是令人大跌眼镜,汉萨的商人们结结实实地把国王揍了一顿。埃里克声望扫地,并于 1439 年被迫退位。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瑞典不断挑战丹麦在联合中的主导地位。终于,在 1523 年 6 月 6 日,瑞典人选出了自己的国王古斯塔夫,并正式从联合中独立,6 月 6 日也就成为了瑞典的国庆节。
虽然瑞典独立了,但是之前的影响并没有一笔勾销,独立后的瑞典仍然使用十字旗,不过颜色和丹麦以及卡尔马联合有所不同,采用了蓝底黄十字的设计。瑞典人也编出了自己国旗的类似起源传说,说是某位古代的瑞典国王在圣战时看见了夜空中有金色的十字架,获得了灵感云云。
在瑞典离开了卡尔马联合后,挪威仍然被丹麦所控制,但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丹麦站错了队,支持了拿破仑。彼时本为瑞典一部分的芬兰已被沙俄侵吞,而瑞典在拿破仑战争中又明智地选择了反拿破仑联盟一方,为了嘉奖瑞典并对失去芬兰进行补偿,在英、俄等国的运作下,挪威从丹麦被划给了瑞典。
被划为瑞典后不久,挪威议会于 1821 年通过决议,制定了国旗的样式,不出所料仍然是以十字旗为基础,只是在用色上更加大胆,用了三种颜色。不过到了 1844 年,瑞典—挪威联合开始使用联合国旗。为了体现两国之间的平等地位,联合旗包含了两国国旗的元素,色彩极为斑斓,被戏称为“鲱鱼色拉旗”。
鲱鱼色拉旗堪称审美上的灾难,所幸 19 世纪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挪威人对和瑞典的联合越来越反感,并于 1905 年正式和瑞典分道扬镳,鲱鱼旗也就寿终正寝了。
虽然北欧诸国的国旗基督教色彩极端浓厚,但进入 20 世纪以后,北欧诸国却引领了世界世俗化的潮流,其居民中每周都去教堂的人口占比在西方国家中位列最低一档。飘扬在北欧上空的十字旗尽管有着种种神授的传说和辉煌的历史,对子民的背离却似乎无能为力了。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