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曲利丽著的《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本书共六章节,前三章,本书历时梳理了两汉文化精神由“圣王”向“王圣”的转变过程,认为转变的契机在于王莽禅汉。后三章,从经学、思想、文学等几个侧面分析了“王圣”意识形态对东汉文化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 · · · · ·
曲利丽 女,河南省洛宁县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文学及文献学,曾在《史学集刊》《中国文化研究》《文史知识》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馀篇。

目录 · · · · · ·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西汉儒生“圣王”理想的破产
第一节 西汉元成之际儒生的政治作为
一、教化礼乐
二、儒生改制的不切实际
三、元成时期儒臣的文化品格
第二节 “禅让”:儒生为政失败后“圣王”理念之高涨
一、西汉儒生的“公天下”理念
二、“禅让说”之高涨及其历史局限
第三节 王莽禅汉:“圣王”理想的巅峰与覆灭
一、“圣人”王莽禅汉
二、王莽的“圣”制
三、失败的暴君
第二章 儒生和东汉帝王对王莽事件的初步反应
第一节 两汉之际的“王命论”思潮
一、“王命论”思潮的三个命题
(一)“孔为赤制”
(二)“上天垂戒”
(三)“火德承尧,虽昧必亮”
二、“王命论”的思想格局评述
(一)社会大众情绪之表达
(二)思想史上的转向
第二节 东汉帝王对王莽事件的初步反应
一、集中皇权
二、东汉初期帝王在意识形态上的建构
(一)用儒术来圣化帝王及对儒风的裁整
(二)尊谶纬,剥夺儒生的话语权
第三章 《白虎通》——“王命论”成为“王圣”意识形态
第一节 《白虎通》的意识形态性质
一、白虎观会议与石渠阁会议面临的不同时代问题
二、《白虎通》对经学、谶纬的扭曲阉割
第二节 《白虎通》的“王圣”话语体系及其言说策略
一、以“王圣”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一)“天之子”的祭天、法天仪式
(二)人间的尊卑等差
(三)泛道德化的阐释
(四)天子成为教主
二、《白虎通》的言说策略
(一)象征比附的言说方式
(二)随意声训
(三)问答形式
第四章 “王圣”意识形态下的经学变迁
第一节 今古文经学论争
一、关于今古文经学论争的讨论
二、面向权力的今古文经学论争
(一)西汉哀帝时刘歆争立古文经
(二)东汉光武帝时韩歆、陈元(古)与范升(今)之争
(三)东汉章 帝时贾逵(古)、李育(今)之争
(四)东汉桓灵问何休与郑玄之争
第二节 今古文经学论争中的东汉《春秋》学
一、贾逵之《左氏》学
(一)贾逵《左氏》学是经学而非史学
(二)贾逵《左氏》学“尊君卑臣”之阐释方向
二、何休的《公羊》学
(一)《解诂》的灾异观同于谶纬,而不同于《繁露》
(二)《解诂》引用谶纬阐释国家神话
(三)“三统”及“王鲁”说的流变
(四)《繁露》重义,《解诂》重例
第五章 “王圣”意识形态下的思想发展
第一节 王充对“王命论”的接受及扩充
一、王充接受宿命论的因缘
二、王充的宿命论思想体系
三、王充宿命论的价值评判
第二节 王充的“疾虚妄”——宿命论下的知识兴趣
一、辨儒生灾异说之虚妄
二、辨书传虚增
(一)辨书传谶记中神化圣人的传说
(二)辨书传中奇怪、夸张之论
(三)辨书传中义理及其表述
(四)辨天道地理等自然科学
三、辨时俗禁忌迷信
(一)明人死无知,宣传薄葬
(二)论民间禁忌
第三节 东汉末的批判思潮及其思想格局
一、批判的立场:民本主义
二、批判所针对的社会弊政
(一)数赦
(二)选举
(三)侈伪之俗
(四)边战
三、提出的解决办法
四、批判思潮的历史结局
第六章 “王圣”意识形态下士大夫的人生转型及文学新变
第一节 “王圣”意识形态下东汉士人的新处世法则
一、谦恭畏慎:专制对士人人格的塑造
二、寂寞著书的内圣追求
三、矫厉名节
四、保身全家:“王圣”意识形态下的另类人生
第二节 “王圣”意识形态下的东汉文学新变
一、意识形态化的“宣汉”文学
(一)对汉家天命的彰显
(二)对王朝政治行为的尊扬
(三)颂体文学的勃兴
二、个体生命体验:文学淡化意识形态后的新内容
余论
附论:“知大体”——论桓谭对王莽新政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解压密码] :http://361tsg.com

      • 温馨提示:
      • 受版权和分享条例限制,现所有文件都隐藏了文件名并加密处理,解压密码统一为“http://361tsg.com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如遇到下载超时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 下载过程中提示“文件超时”,请使用客户端,客户端下载地址如下
      •  

请关注我们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