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世纪时期,英国这个大西洋中的蕞尔小岛,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代人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上,英国被置于地球边缘的天涯海角。当时欧洲大陆的人,隔着英吉利海峡,隐隐约约见到不列颠岛岸边雾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称之为阿尔比昂。在古代诗歌中,这个名称就是指英国。至于岛上的具体情况,知道的人很少。直到中世纪,一些欧洲大陆的人还以鄙夷的眼光来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边的康士坦察召开的一次天主教国际会议上,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代表认为,英国不过是像丹麦、葡萄牙一样的小国家,它的代表不能与其他大国代表平起平坐,不应享有表决权。

  但到了近代,英国一跃而为在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在国际斗争中,它的代表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各国统治者无不对之刮目相看。靠了日益富强的国力和强大的海军,英国先后在16、17、18世纪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所向无敌的海上霸主。英国的船舰,驰骋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上,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以后它又将殖民主义的触角,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逐步建立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凡阳光一天24小时照耀之处,都可以看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旗帜在飘扬,英国近代历史也就成为

  这时期世界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世界上别的国家、民族一样,英国历史也有它的特点,其重要特点之一是,长期而持久的议会传统。从中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就一直存在,未曾长时期停止过。到17 世纪时,议会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发动了推翻君主专制的斗争,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没有国王、上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掌握最高权力的共和国。这次革命是在欧洲封建制度发生危机的环境下产生的。它是欧洲封建制危机的最深刻、最尖锐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革命中,社会中下层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桎梏,意气风发,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性。革命时期人民的精神焕发、热情蓬勃的气概,引起了当时人的极大振奋。诗人弥尔顿对此欢呼道,他好像看到一个强大的民族,“像从沉睡中醒来的巨人,摇撼着他那沉重的枷锁,奋然站立了起来!”

  虽然后来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专政的护国公制,将革命的民主进程加以扼杀,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开辟了道路,但在王政复辟时期,王党分子竭力将历史车轮扭转到革命前的企图遭到了失败。经过二三十年的复杂斗争后,斯图亚特王朝再度被推翻,詹姆斯二世只得流窜国外,才逃脱了像他父亲那样被斩首的命运。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立宪君主制逐渐建立并巩固了起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体制。在这段时期,欧洲大陆和东方各国,普遍存在着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会各阶层劳动群众都在专制君主的枷锁下忍受熬煎。法国的路易十四,自称“朕即国家”,把国家与他个人等同起来。那些匍匐于他的足下的臣僚,阿谀地称他为“太阳王”。在“太阳王”的凡尔赛宫廷豪华奢靡的阴影下,有多少人在专制暴政的重轭下,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那个著名的巴士底狱“铁面人”的故事,只是由于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加以揭露,才为世人所共知。实际上远比这一事件更为凄惨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专制农奴制的“黑暗王国”,在“身穿裙子头戴皇冠的答尔丢失(骗子手)”叶卡特琳娜二世及“戴着王冠

  的警察”尼古拉一世的野蛮统治下,俄国的千千万万农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叶卡特琳娜二世曾先后把约达80万个农民赏赐给她的宠臣作农奴。农奴主可以任意对这些农奴加以买卖、虐待,甚至杀害。在当时俄国的两家报纸《莫斯科新闻》和《圣彼得堡新闻》上,经常登载着把农奴和跑马、猎犬一起出卖的广告。女地主萨尔蒂科娃把许多农奴活活折磨至死。在这些暴君的严密控制下,人们在公开场合只能听到对“太阳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颂德,但实际上,受压榨和迫害的千万劳动群众,却对残害人民的统治者怀着刻骨的愤恨。18 世纪时,法国的梅里叶曾尖锐地指出:“暴君是当代最大的强盗和刽子手。”俄国的拉吉舍夫在1790年出版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记》一书中揭露,在专制农奴制的俄国,农民遭遇的是“带枷的罪犯的命运、被囚于地牢的囚徒的命运、轭下牛马的命运”。他认为沙皇是“一切凶手中最凶残的凶手、一切罪犯中最严重的罪犯”;一死还不足以偿其辜,他应该“死一百次”。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如遇到下载超时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 下载过程中提示“文件超时”,请使用客户端,客户端下载地址如下
      •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