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Rabies)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传染病。临床表现极度兴奋、狂躁、流涎和意识丧失,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典型的病理变化为非化脓性脑炎、在神经细胞胞浆内可见内基氏小体(Negri Bodies)。

[病原]RV在分类上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经中和试验研究证实,该病毒群有4个血清型。

RV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1%~2%肥皂水、70%酒精、0.01%碘液、丙酮、乙醚等灭活。对酸、碱、石炭酸、新洁尔灭、甲醛、升汞等消毒药敏感。RV不耐湿热,56℃15~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RV能抵抗自溶和腐烂,在自溶的脑组织中可保持活力达7~10日。

[流行病学]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RV易感。犬、猫等宠物对RV高度易感,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疫苗接种。

RV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质、海马回、小脑和脊髓。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排出体外。主要通过咬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误食患病动物的肉或动物间相互残食可经消化道感染;在人、犬、牛及实验动物也有经胎盘垂直传播的报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发病率稍高,可能与犬的性活动以及温暖季节人畜移动频繁有关。本病流行的连锁性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出现。伤口的部位越靠近头部和前肢或伤口越深,发病率越高。年龄与性别之间无差异。

[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14~56日,最短8日,最长数月至数年。犬、猫、人平均20~60日,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深度、病毒的数量与毒力等均有关系。病型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狂暴型分3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为1~2日。病犬精神抑郁,喜藏暗处,举动反常,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喜吃异物,吞咽障碍,唾液增多,后躯软弱。兴奋期为2~4日。病犬狂暴不安,攻击性强,反射紊乱,喉肌麻痹。狂暴与抑郁交替出现。麻痹期为1~2日。病犬消瘦,张口垂舌,后躯麻痹,行走摇晃,最终全身麻痹而死亡。

猫:多表现为狂暴型。前驱期通常不到1日,其特点是低度发热和明显的行为改变。兴奋期通常持续1~4日。病猫常躲在暗处,当人接近时突然攻击,因其行动迅速,不易被人注意,又喜欢攻击头部,因此比犬的危险性更大。此时病猫表现肌颤,瞳孔散大,流涎,背弓起,爪伸出,呈攻击状。麻痹期通常持续1~4日,表现运动失调,后肢明显。头、颈部肌肉麻痹时,叫声嘶哑。随后惊厥、昏迷而死。约25%的病猫表现为麻痹型,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日内死亡。

[病理变化]无特征性变化。濒死期动物表现痛苦状,消瘦,脱水,头、体表和四肢有外伤。死于狂犬病的犬,胃空虚,存有毛发、石块等异物。胃黏膜充血、出血、糜烂。肠道和呼吸道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脑软膜血管扩张充血,轻度水肿,脑灰质和白质小血管充血,并伴有点状出血。

[诊断]

(1)综合性诊断。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咬伤病史,可做出初步诊断。

(2)病原学检查。对怀疑为狂犬病的动物,取其脑组织、唾液腺或皮肤等标本,直接检测其中的RV或进行病毒分离,是确诊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3)病毒包涵体检查。方法是取濒死期可疑狂犬病犬尸体的延脑、海马回等置于容器,作压印片检查。检查时,切取海马回,切面向上,置于吸水纸上,用载玻片轻轻按压切面,制成压印标本。室温自然干燥,滴加染色液(4%碱性复红和无水甲醇溶液3.5ml,2%美蓝和无水甲醛溶液15ml,无水甲醇35ml依次混合而成)数滴,18~70秒后,流水冲洗,待干后镜检。发现神经细胞浆内有鲜红色、大小为2~20μm的呈梭形、圆形或椭圆形的Negri小体,即可作出诊断。

(4)血清学检查。在狂犬病的预防工作中,检测血清中的RV抗体是评价疫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和观察感染者血清中抗体消长情况,对狂犬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有重要价值。

[预防]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对其唯一可行的防治原则是减少已证实的媒介动物的群体数量,并避免这些动物与犬、猫和人的接触。

从世界范围来讲,由犬传播给人类的狂犬病数量居第一位,其次是猫。在控制犬的狂犬病方面,有两种方法已证实十分成功。即对有主家犬和军犬、警犬、实验用犬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取缔无主犬和游荡犬。乌拉圭已40年无狂犬病发生,成功的经验是对感染地区80%以上的犬进行了疫苗接种。

狂犬病的疫苗接种分为两类,对犬等宠物,主要进行预防接种;对人则是在被疯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做紧急接种(暴露后接种),争取在街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前,就使机体产生较强的主动免疫性,从而防止临床发病。对于经常接触犬、猫和野兽,具有较大感染危险的兽医或其他人员,也应考虑进行预防性接种。

目前我国犬用狂犬病疫苗有三种,即a-G株原代仓鼠肾弱毒佐剂疫苗、羊脑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以及Flury病毒LEP株的BHK-21细胞培养弱毒疫苗。三种疫苗的免疫期均在1年以上,在控制传染媒介(犬),降低人群被咬伤发病率和狂犬病死亡率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构成对人的威胁。犬、猫等宠物,一旦发病,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扑灭发病动物,房舍和周围环境彻底消毒,避免疫情扩散。对疑似狂犬病病犬咬伤的犬、猫的处理方法如下。

犬、猫等宠物被疑似狂犬病病犬咬伤后,应尽快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清洗和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然后用2%~5%碘酒和75%乙醇涂搽伤口,清除或潜杀灭局部的病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一般不做缝合,不做包扎。伤口较大或头颈部重伤时,在做完清创和消毒后,做松散包扎,如伤口深、创面大,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在进行伤口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保证全程足量接种。一般接种后应检测血清中是否产生抗体,如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滴度过低,应继续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应严格按说明要求进行。

如咬伤部位为头部或大面积咬伤,在按上述步骤处理的基础上,皮试阴性后,立即在伤口周围做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浸润注射,进行紧急被动免疫,而且必须在伤口缝合前进行。再按免疫程序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对被严重咬伤的宠物进行抗菌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链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慢滴注。

对咬伤后症状严重的宠物,进行对症疗法。如疼痛严重不安者,可给予安定镇静剂、止痛剂等。

对食欲不振或废食的被咬伤宠物,给予支持疗法,可用葡萄糖制剂、能量合剂、多种维生素等药物。

对被咬伤的动物严加看管,防止被感染后再伤人畜。一旦确诊被咬伤的动物感染了狂犬病,要立即处死,并对尸体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