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利”的观念心理学研究
作 者 : 周东坡
学位授予单位 : 河南大学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许波
学位年度 : 2017
关键词 : 大学生;观念
摘 要 : “利”对于整个世界都是不陌生的,“利”的观念之久远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文化的初始。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利”的内涵也渐趋丰富多彩。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下,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势。“利”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心观点之一的“义”针锋相对。不仅儒家文化对其辩证关系进行过深入探讨,诸子百家对这一问题均有涉猎。这种文化探讨持续至今,对这一文化环境下生长的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义利在人们行为中孰轻孰重甚至成为人们行为的评判标准。古今学者也一直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进行审视。可以说“利”这一观念深植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标尺。鉴于此,本文选取大学生这一团体作为被试,进行研究,来探讨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对“利”的内涵的认识。本文在查阅文献,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决定使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利”的内涵及结构作出相对深度的剖析。第一步采取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提取关键词。向大学生发放200份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试写出能反应“利”的内涵特点的关键词。通过整理这些关键词并与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研究生进行探讨,最后确定73个关键词组成初始问卷。第二步,基于上述研究形成初始问卷,向大学生发放300份该问卷。然后使用spss20.0对收集到的数据做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且将不合理项目剔除,同时建立正式问卷以及确定“利”的维度。最终剩下23个题目构成正式问卷,同时确定了“利”包含三个维度。第三步在上一步研究基础上,向大学生发出550份正式问卷,使用统计软件Amos对所得数据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分析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显示,问卷拟合度各项指标均达到统计要求,三维结构也很合理,而且问卷的信效度良好。最后对“利”观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专业类别)上的差异进行比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利”观共包含三个维度:价值观、行为驱动力、社会需求。大学生“利”观问卷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问卷总的α系数0.899,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价值观0.889、行为驱动力0.723、社会需求0.650。(2)大学生“利”观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利”观及价值观、行为驱动力两个维度在年级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需求维度在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上差异显著;价值观和行为驱动力两个维度在专业类别上差异不显著,而社会需求维度和“利”观总分在专业类别上差异显著。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