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溪口,名声显赫的蒋氏家族,造就出叱咤风云的人物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乡、童年、毛氏、老宅、母爱、真情,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寻逝去的记忆。

蒋经国的早所经历

  蒋经国于1910-3-18日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镇。六岁时入溪口镇武岭学校从塾师顾清廉、王欧声受启蒙教育,读了六所的四书五经。据顾清廉的评价,他“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通读”(见毛思诚《民国十五所前的蒋介石先生》)。一九二一年夏,蒋介石把经国接到上海,托塾师王欧声、姑丈竺芝珊监护,王还在课外为经国补习国文。一九二二所,先入万竹小学高年级,后转入浦东中学。一九二五所五月三十日,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反帝怒潮高涨,蒋经国曾因积极投入这个运动而被学校当局以“行为越轨”的罪名开除学籍。当时进步学生都以赴苏联留学为荣,蒋经国征得他父亲的同意,赴北平入吴稚晖所办的“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文(见《吴稚晖年谱》)。蒋经国到北平才数月,又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示威游行,被北平警察局关押两周,获释后便于一九二五年八月到广州黄埔探亲(见毛思诚《民国十五年前的蒋介石先生》)。当时黄埔军校正派一批学生赴苏留学,蒋经国参加这批留苏学生的行列,于一九二五年十月由广州乘苏联轮船经海参崴转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

  蒋经国进入莫斯科孙逸仙大学不久,于1925-12月加入共产党。一九二七年秋,进入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学校。毕业后,于一九三○年夏要求回国,被拒绝;申请分发红军中工作,又遭到否决。后来苏联把蒋经国的安排交给第三国际中共的代表处理。中共代表派他到列宁大学(即原来的孙逸仙大学)担任中国学生的辅导员,曾奉命率领学生到外高加索、乌克兰等地参观旅行。回到莫斯科后,因重病入院治疗。据《蒋经国在苏联》记载,蒋经国因受家庭出身及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一九三一年二月被派到“狄拿马”电汽工厂做学徒,后又被下放到莫斯科附近的石可夫农村劳动,因表现较好,曾被选为村苏维埃副主席。一九三三年一月调到埃尔他金矿场主编《工人日报》。同年十月调到斯夫洛斯克“乌拉重型机械厂”任副厂长。一九三四年与铁路工人的女儿(孤儿)乌拉厂的女工费纳结婚。一九三六年一月,共产国际中共负责人召蒋经国到莫斯科,要他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该信发表于《真理报》,《纽约时报》曾于1936-4-29日刊其摘要(原文收入波多野墘一著《中国共产党史》)。

目录:

第一章 故乡溪口

故乡溪口 家族老宅

母子情深 聚散离别

少年留苏 十载沉浮

故乡往事 历历在目

第二章 初登仕途 赣南主政

出任专员 脱颖而出

大权独揽 锋芒毕露

赣南家训 家喻户晓

赣南新政 面面俱到

培养嫡系 自建班底

顺应民意 活捉“老虎”

真访巡视 追掉部下

融入群体 平易近人

家事二三 记忆犹新

军政管理 独树一帜

建设赣南 新政轶事

踏遍赣南 甘苦与共

第三章 婚外恋情

第四章 羽毛渐丰 嫡系形成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