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否想过:不论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别多大,有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体温是37℃左右。不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棕种人,也不论你住在赤道还是北极,体温都基本相同。

为何体温偏偏选择了37℃?

人体内有一个精密的空调

37℃只是体温的一个大概数字,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

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

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

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 ,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非常精确的,体温只要比正常值有0.5℃的变化,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 如果体温比正常值上升或下降了1℃,你就可能需要赶快去挂急诊。

那么,

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自动调控装置,它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内脏的许多温度感受器组成。

当人感到冷或热时,信号由神经系统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控“司令部”很快下达指令,使有关系统如肌肉、内脏器官、皮肤、毛细血管、汗腺等全部启动起来,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体温调控,尽量使体温保持在恒定范围。

比如,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天热时,人体就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

当然,人体的这种调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当患感染性疾病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就会发热,因为这时机体的体温调控装置已力不从心。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患有各种感染症时,体温就会上升。这是因为身体受到细菌的感染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开始工作,进行抵抗的原因。

此时,被称为大噬菌细胞的免疫细胞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由血液向脑中输送,再由脑室附近的终极部位进入脑内。这种物质进入大脑后在丘脑下部发挥作用,使体温上升,所以在发生感染症状时体温就上升。

为什么我们的体温通常都在小范围内变化呢?

这如同处于一个非常保温的恒温箱里一样。也就是说体温高于正常温度时,全身皮肤的血管会扩张,皮肤变红身体出汗。当低于正常温度时,身体就会发抖,产生热量,毛发立起来以防止散热。

虽然我们对感冒很熟悉,但为什么患上感冒时即使发热、体温上升时我们也会感到寒冷、发抖,而当治疗后恢复正常时,即使体温下降我们也会出汗呢?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来打个比方,把空调的设定温度假定为我们体内的设定温度,患感冒时设定温度上升,但体温未达到时就会感到寒冷。反之,感冒治好后设定温度达到正常,而体温要通过出汗才能降至正常。

同样,一阵寒风吹过,你的皮肤会绷紧,你的牙齿会嘚嘚作响。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身体在这种时候这种条件下为什么会颤抖呢?

这是因为大脑的连结系统对皮肤的温度进行监控,决定什么时候开始颤抖。

颤抖是由身体自行调节的众多无意识和下意识功能的一种。颤抖能在骨骼肌中产生热量,这个过程需要相当多的能量,它通常是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内温度的最后一个方法。

为什么把体温设在37℃?

人类把体温设定在37℃,是进化的选择。

因为要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必然要选择一个产热和散热最容易平衡的点,在这一温度时,机体活动所产生的热量最容易与机体散失在环境中的热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体温的恒定。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我们在20℃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

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刚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最容易发散出去。

也就是说,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

恒温动物的体温大多在 35℃~40℃范围,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较量的结果,即为动物捕食活动等生存竞争过程的平衡点。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