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抗原SLA-I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的研究
作 者 : 张会雷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名称 : 硕士
导师姓名 : 步志高
学位年度 : 2017
关键词 : 非洲猪瘟;病毒抗原;限制性;CD8
摘 要 :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传染性疾病。仅发生于猪和野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是尚未传入我国的重要烈性病。自1921年在非洲东部国家肯尼亚首次发现该病以来,ASF不断蔓延传播,给传入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ASF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通报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ASF的商品化疫苗。对于ASF疫苗的研究国外已有很多报道,但灭活苗、弱毒苗、亚单位疫苗等传统疫苗均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近期的研究表明,体液免疫无法对ASF感染的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只能延缓病情发作,而CD8+T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抵抗ASFV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清除猪体内的CD8+T细胞后疫苗完全失去保护效力。因此,在ASF疫苗的研制中,急需探寻一种能有效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方式。CD8+T识别由抗原递呈细胞MHC-I分子递呈的抗原多肽,因此本研究目标在于筛选能够诱发细胞免疫的ASFV抗原MHC-I限制性短肽以及疫苗载体。ASFV的蛋白p72、p54、p30和CD2v是4种很重要的抗原蛋白。p7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结构蛋白。p54蛋白是病毒早期感染及病毒生存所必需的一种蛋白,可能介导病毒的吸附和侵入细胞过程。p30是磷蛋白,参与ASFV吸附易感细胞。CD2v蛋白与宿主细胞CD2蛋白相似,在红细胞结合感染细胞和胞外病毒粒子过程中是必需的,吸附到红细胞表面的特性与ASFV在易感动物体内扩散有重要关系。有研究表明,针对p72、p54、p30、CD2v的DNA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ASFV的细胞免疫应答,对ASFV感染产生部分保护力。本研究构建和拯救了表达ASFVp72、p54、p30和CD2v蛋白的重组DNA载体、重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和重组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并对黑龙江现地猪进行免疫评价,以找出能有效增强针对ASFV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通过对比不同实验组使用不同疫苗组合免疫后ELISPOT的数据,结果显示以重组DNA初免、两次重组痘苗病毒加强免疫能更有效的诱发猪的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对实验动物猪的SLA-I进行分类,将之与ELISPOT的实验结果相联系,得到了实验所用4种蛋白中能诱发具有不同SLA-I背景猪细胞免疫反应的多肽组合。本研究对防制ASF的疫苗进行了探索,得到的疫苗组合和多肽组合具有发展成为ASF疫苗的潜力。

      • 温馨提示:
      • 在微信、微博等APP中下载时,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
      • 这时请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然后再请下载浏览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