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曾有一支美军黑人连向中国人民志愿军 投降。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支向外国军队投降的整编连队,也是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向志愿军集体投降的美军建制连。

种族歧视引发“逃窜”风潮

朝鲜战场黑人战俘

在朝鲜战场上集体投降的这支队伍是美军第25步兵师第24团C连,该连队90%以上士兵是黑人。24团别号“金龙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19世纪70~80年代 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中,24团的勇敢作风备受称赞。

24团对中国并不陌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该团就自称首先攻入北京。50年后的朝鲜战场,它又和中国人遭遇,而此时其心境已经大为不同。一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勇猛顽强,而美军的多次失败令其士气低落;另一方面,当时美国 社会种族歧视严重,黑人士兵在美军中也低人一等,辛苦送命的事往往让他们冲在前面,荣誉奖励却很少得。黑人士兵对此非常不满。因此,24团消极情绪相对较浓,自投入朝鲜战场后,该团经常有士兵开小差。在扼守醴泉及尚州时,24团闻风而溃,甚至将枪炮辎重遗弃在阵地上,所以24团有个外号叫“逃窜”。白人士兵还专门编了个“逃窜舞蹈 ”的小调:中国人的追击炮轰轰叫,24团的老爷们撒脚跑。

被困树林,黑人连放下武器

1950年11月,第二次战役打响。25日,志愿军39军以猛虎下山之势,向云山以南九洞地区的美军第25师发起进攻,将美第25师第24团分割成三段。经过一夜激战,美军伤亡过半。在夜间攻击中,志愿军与24团C连遭遇,随即展开猛攻。C连仓皇逃入九龙江边的一个凹形树林中。为了突围,C连组织 了两次反扑,企图夺回由志愿军占领的小高地,但都被打了回去。

天亮后,志愿军侦察员发现被围美军多是黑人,且个个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指导员周凤鸣判断敌人已经发生动摇,于是决定在阵前喊话,瓦解敌人。会讲英语的两名志愿军战士向敌军不断宣传 我军的俘虏政策。喊着喊着,忽然看见美军阵地有两个黑人士兵举着一面白旗战战兢兢地走过来。“敌人投降了”,4班班长董永和站起来迎过去。结果刚走两步,敌人阵地里突然打出一梭子弹,董班长应声倒地。与此同时,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隐蔽地向志愿军左翼逼近,企图攻占该处高地。然而,在我军手榴弹的轰炸下,这伙敌人不得不狼狈逃回。至此,黑人连已经四面楚歌,走投无路。

志愿军战士仍不失时机地喊话:“被压迫的黑人兄弟们,你们在美国社会 中是受种族歧视的,在美国军队中你们仍然受种族歧视。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政策,是对白人和黑人俘虏同等待遇。”“黑人兄弟们,你们不要继续为华尔街的老板们卖命当炮灰了,赶快投降吧!”

一个黑人战俘,没有任何战俘的悲哀

又过了一会儿,树林里走出一个高个子黑人,举着一张白纸,上面画着一个做投降状的美国士兵。通过翻译 ,志愿军得知此人是黑人连的连长斯坦福,并且刚才诈降的原因是白人士兵反对投降。在斯坦福的命令下,黑人连其他士兵纷纷走出树林,向志愿军投降。

大度举措令黑人连感动

斯坦福之所以决定投降,是因为之前他曾看到过志愿军优待俘虏的传单,听说过志愿军给美军受伤战俘包扎伤口 ,还给他们饼干。他想,志愿军连伤员都不伤害,更不会虐待俘虏了。斯坦福明白,只有做志愿军的俘虏,才能使全连官兵保住性命,将来回国与家人团聚。但在投降的过程 中,却发生了一件让黑人战俘们胆战心惊的意外。

黑人连走出树林后,志愿军开始清点被俘人员,没收其武器。由于一个美军士兵过于紧张,枪支走火,一名志愿军战士当场被击倒在地。这一枪使所有的人都怔住了,一事不知怎么办好。黑人俘虏们更是紧张万分。他们意识到,这一枪可能会让他们全体毁灭。

出人意料的是,志愿军并没有责罚他们,反而尽量稳定他们的情绪,上去与他们握手,并给伤员进行包扎。这一大度举措赢得了黑人士兵的信任。他们感动得或热泪盈眶,或大声叫喊,或跪在地上拼命祈祷。一个叫莫尔的黑人士兵在之后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道:“也就是从这时起,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他们确实不寻常。”

至此,此次战斗全部结束,人民志愿军仅以伤亡各一人的代价,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俘敌115人,毙伤敌人33人。当该连投降的消息传到美国军方耳朵里时,军方高层震惊不已。3个月后,根据美军第25师师长基恩少将的建议 ,经美国国防部长批准,美军宣布了一项改编计划:解散黑人步兵24团。从此,美军开始实行黑人和白人混编体制。

黑人连看见了“新世界”

被俘初期,这些黑人战俘只毹留在前线临时战俘收容所。随着前线部队连续作战,战场上的俘虏越来越多,管理 愈加不方便。因此,志愿军决定把这些黑入俘虏转移到后方的碧潼战俘营。碧潼战俘营距离前线约500公里,再加上天寒地冻,路上还常常遭到美军飞机不分青红皂白的滥炸,黑人战俘们难免恐惧与疲惫。一路上多亏负责押送的志愿军战士 的劝解与照顾,他们才平安到达碧潼。当押送的战士要返回前线时,黑人俘虏们紧紧握着战士们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黑人战俘在,战俘营奥运会上

碧潼战俘营地处鸭绿江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风景十分秀丽。警卫只在营区外与外界相通的路口设立岗哨,战俘营里没有看守楼、堑壕和电网,也没有荷枪实弹 的巡逻士兵,再加上志愿军处处为黑人战俘着想,使这里根本不像一个关押战俘的地方,倒像一个学校。对于C连的黑人战俘们来说,这里是一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世界”;没有虚伪,没有压迫,最重要的是没有种族隔离。他们在美国 国内备受种族歧视之苦,为摆脱困境参军来朝,却仍摆脱不了种族歧视的梦魇。一个黑人战俘表示:“正是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被作为一个动物来看待。”对黑人战俘来说,战俘营的生活 相对轻松,但毕竟远离故土。他们思念家乡,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碧潼战俘营的美军战俘陆续被遣返。由于政治上没有歧视,黑人战俘们心情舒畅,加上伙食良好,所以到停战时,他们个个长胖不少,精神抖擞。在俘虏营期间,他们很多人与中国人产生了友情。黑人连副连长杜尔夫表示:“你们对我们的宽待非一般言语所能表达出来。事实使我相信你们是对的。”在遣返回国时,黑人战俘恋恋不舍,有些人甚至决定留下来并要求 到中国去。在经过多次劝说之后,他们才最终回国。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